舊科隆劇院于 1857 年投入使用,1888 年關閉后,開始建造新劇院。 1908 年 5 月 25 日,位于七九大道的新劇院正式開業。從那時起,它成為布 宜諾斯艾利斯和阿根廷的象征。科隆劇院的使命是在舞臺上提供最精美的歌 劇、芭蕾、音樂會和實驗作品,同時還在其高級藝術學院培養年輕人才,他 們將在科隆劇院和世界各地大放異彩。
科隆劇院成立初期常常與外國劇團合作。1925 年,科隆劇院成立了常 駐團,包括合唱團、芭蕾舞團和阿根廷最古老的交響樂團之一的管弦樂團。 在 50 年代,布宜諾斯艾利斯愛樂樂團成為這座城市的標志,匯集了優秀的 樂器演奏家。自 30 年代起,布景工作室的成立使科隆劇院有能力自主安排 演出季。從那以后,科隆劇場制定了固定演出季。
經過三年多的完全修繕,自 2010 年以來,科隆劇院重新綻放出原有的 輝煌。它是阿根廷文化的驕傲,為世界歌劇、舞蹈和學術音樂樹立了里程碑。 現在,新的套票演出、劇院外活動、公開彩排、公益演出和兒童項目政策的 實施正在擴大科隆劇院受眾的數量和多樣性。
南澳大利亞主要的表演藝術機構,是南澳州及其首府阿德萊德市的文化 中心,在澳大利亞乃至全世界都處于文化藝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坐落于風景如畫的托倫斯河畔,阿德萊德藝術節中心成立于 1973 年。 該中心每年約有 100 萬來訪觀眾,全年呈現包括戲劇、舞蹈、音樂、展覽在 內的眾多藝術項目。此外,阿德萊德藝術節中心還擁有五大國際節慶項目 : 澳亞藝術節、阿德萊德卡巴萊歌舞節、阿德萊德吉他節、阿德萊德法國文化 節及 DreamBIG 兒童節。
阿德萊德藝術節中心是南澳州眾多文化藝術團體的主要演出場館,其中 包括南澳州立戲劇院、南澳州立歌劇院、阿德萊德交響樂團、邊緣劇場、風 車劇場、澳大利亞舞蹈劇場、阿德萊德藝術節和澳大利亞芭蕾舞團等。
阿德萊德藝術節中心每年為澳大利亞乃至全世界的觀眾提供絕佳的演 出,獨立或聯合制作澳大利亞最成功且具有創新意義的表演。阿德萊德藝術 節中心的“名人大道”上留有 130 余位曾登上該中心舞臺的著名藝術家和創 作者的姓名。
1869 年 5 月 25 日,維也納歌劇院隆重開幕,莫扎特的《唐 ? 璜》在弗朗茨 ? 約瑟夫皇帝和伊麗莎白皇后的見證下演出。院長古斯塔夫·馬勒是維也納國 家歌劇院輝煌的起點。他徹底更新了歌劇院過時的表演體系,確立了精準的 劇院定位,加強了整體合作的精神。自 2010 年 9 月 1 日起,歌劇院由多米 尼克 ? 梅耶領導。
1945 年 3 月 12 日,歌劇院在一次炸彈襲擊中被毀。1945 年 5 月 1 日, 維也納人民歌劇院開幕。1945 年 10 月 6 日,維也納劇院也隨之開放。于是, 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原址上新建了兩個劇院。1955 年 11 月 5 日,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在卡爾 ? 博姆的指揮下,以貝多芬的《費德里奧》 重新開放。現今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由維也納建筑師奧古斯特 ? 西卡德 ? 馮 ? 西卡德斯伯格和愛德華德 ? 范 ? 德 ? 內爾共同設計而成,維也納人稱其為“環 行大道之屋”。
如今,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歌劇院之一,這里能夠上演 的歌劇數目當屬全球之最。劇院演出季從 9 月持續到第二年 6 月,總場次超 過 300 場,其中包括 60 多部歌劇和芭蕾舞劇。常駐歌唱演員隊、芭蕾舞團 以及管弦樂隊和合唱團是歌劇院的基石。
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是加拿大最有創造力的藝術聚集地,大膽涉獵各種 演出形式。中心下設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管弦樂團、英語劇場、法語劇場、 舞蹈和藝術中心特別呈現等部門。中心土著劇院是世界首家國立土著劇院, 第一期演出策劃將于 2019 年秋季開始。中心設有國家創作基金,每年斥資 支持本土作品。
中心走在青年和教育活動的最前沿,不僅為青少年藝術家提供訓練平臺 和教育項目,也為加拿大各地的教師提供資源。中心也是新媒體的先鋒,擁 有北美最大的透明 LED 裝置,能夠展示加拿大各地的表演藝術。先進的科 技使得中心能夠為世界各地的學生和年輕藝術家提供培訓。中心推出的播客 廣受好評,并應大眾需求舉辦豐富的管弦樂團音樂會演出。在加拿大政府的 慷慨資助之下,中心大樓最近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改造。中心是加拿大唯一使 用雙語并且進行多形式表演的藝術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表演藝術中心之 一。中心成立于 1969 年 6 月 2 日,2019 年將舉辦一系列特別節目和活動, 慶祝成立 50 周年。
愛沙尼亞最大的薩列馬島的首府庫雷薩雷以其迷人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 歷史淵源而聞名。第十一屆薩列馬島歌劇節將于夏天在此地舉辦。成千上萬 的歌劇愛好者好將匯聚于此,參加這一露天歌劇盛會。歌劇節已經發展成為 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節日慶典之一。這里只邀請最一流的表演者,為觀眾帶 來動人心弦的音樂和愉悅享受的氛圍。
愛沙尼亞的首屆歌劇節(即庫雷薩雷歌劇節)誕生于 1999 年的薩列馬 島上,在中世紀的庫雷薩雷主教城堡舉行,庫雷薩雷主教城堡是愛沙尼亞 西部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城堡的院子和墻壁能夠用來打造一個可容納 2000 名觀眾的歌劇院。自 2008 年以來,該節日由愛沙尼亞音樂家協會組織。
包括尼姆 ? 雅爾維、埃里 ? 克拉斯、何塞 ? 庫拉在內的諸多獨奏和指揮 都曾在音樂節上登臺獻藝。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涅米洛維奇 ? 丹欽科音樂 劇院、安卡拉國家歌劇芭蕾劇院、莫斯科赫利肯歌劇院、烏克蘭國家歌劇院、 上海歌劇院等著名劇院都在薩列馬島上展現了他們最杰出的作品。2019 年 的主要客座劇院將是莫斯科赫利肯歌劇院。
作為法國擁有最高聲譽的歌劇院,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由加尼葉宮及巴 士底歌劇院兩部分組成。這樣的完美結合賦予了這座藝術殿堂獨一無二的魅 力,也使其在歷史長河中成為不朽經典和表演藝術的永恒標桿。
加尼葉宮是由建筑師查爾斯 ? 加尼葉于 1875 年設計建筑而成,內有一 個著名的劇場,公共活動空間(前廳、貴賓圓庭、沙龍),一個博物館性 質的圖書館,以及眾多排練室和工作室。其中“意大利式”的劇場可容納 2054 名觀眾,并且它的天花板是由馬克 ? 夏加爾于 1964 年繪制而成。加尼 葉宮自 1923 年起就被列為了歷史古跡,每年都有約 48 萬的游客前來觀光, 已經成為了巴黎到訪量最高的紀念性建筑之一。巴士底歌劇院于 1989 年落 成,這個現代化的歌劇院是由卡洛斯奧特設計而成,內設帶有 2745 坐席的 主劇場、可容納 500 人的圓形劇場、可容納 230 人的劇院工作室、布景和 服裝工作室以及辦公室。
柏林國家歌劇院擁有 275 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歌劇院之一。 歌劇院演出項目既包括巴洛克歌劇,古典、浪漫和現代歌劇的核心作品,也 包括全球首演的新作品和實驗性音樂戲劇。1742 年,腓特烈二世下令建造 了這座著名的歌劇院。歌劇院坐落于柏林市中心,經過大規模的重建之后, 歌劇院現在能夠提供更好的音響效果和完全現代化的舞臺機械。
杰出的藝術家們締造了這座歌劇院和擁有近 450 年歷史的樂團。如今, 劇院不僅有音樂總監丹尼爾 ? 巴倫博伊姆、廣受好評的客座指揮,還有由柏 林國家歌劇院合唱團和管弦樂團組成的高水準駐院團體,以及國際知名歌唱 家的助陣,這些都確保了其演出的最高藝術水平。劇院的演出從現代視角出 發,對經典作品進行探索,給傳統觀念以新的推動力,同時又忠實于作品的 本意。劇院對音樂戲劇有著獨到的認知,尤其重視提拔青年藝術家并鼓勵青 年觀眾走進音樂世界。
柏林歌劇院基金會成立于 2004 年 1 月 1 日,由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柏 林喜歌劇院、柏林國家歌劇院、柏林國家芭蕾舞團和柏林舞美公司這五家獨 立機構組成。除了基金會總部之外,所有公司的財務、會計和人力資源的中 央部門也都在該基金會下運作。
三家歌劇院仍然是獨立的機構,擁有各自的藝術總監——馬緹亞斯 ? 舒 爾茨、巴里 ? 科斯基和迪特馬爾 ? 施瓦茨——以及各自獨立的預算。由約翰 內斯 ? 奧曼擔任藝術總監的芭蕾舞團亦是如此。柏林舞美公司將服裝和舞臺 設計工作室合二為一,由洛夫·蘇爾獨立領導。柏林舞美公司與四家藝術機 構達成合約,劇團使用的布景和服裝必須由柏林舞美公司來負責。
基金會是五家公司的所有員工的雇主,并擁有所有建筑的產權,包括歌 劇院、倉庫、行政辦公空間和車間等。基金會的資金來自柏林市政府與德國 聯邦政府的公共撥款。柏林市的撥款用于維護建筑以及開展必要的建筑工程。 在 2018 財年中,柏林市的總撥款為 1.425 億歐元,聯邦政府的撥款為 1000 萬歐元。
第 40 屆羅西尼歌劇節將于今夏舉辦。自 1980 年創辦以來,該歌劇節重 現了一直以來僅以喜歌劇著稱的作曲家焦阿基諾 ? 羅西尼的全部歌劇作品。 在羅西尼基金會的音樂學家的支持下,除了羅西尼的經典杰作,歌劇節還復 興了他一長串鮮為人知的重要作品。羅西尼的歌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世界各 地劇院的劇目中,足見羅西尼歌劇節對羅西尼作品復興的巨大貢獻。
從 1990 年起,探索羅西尼的所有室內樂作品和沙龍作品也成為歌劇節 的重要內容。歌劇節不盲目追求所謂的正統羅西尼作品,而是創造一個能夠 討論各種想法和項目的空間。
歌劇節很快受到世界各地羅西尼粉絲的熱烈歡迎,粉絲中有許多是熱衷 于羅西尼的小眾歌劇而相聚于此的:歌劇節 70% 的觀眾來自海外。2015 年, 羅西尼歌劇節憑借《奧勒利安在帕爾米拉》獲得國際歌劇獎的最佳復興作品。 在此前的 2014 年,羅西尼歌劇節的《威廉 ? 退爾》為其贏得了最佳藝術節 和最佳制作獎兩項提名。
1776 年 2 月 26 日,當時米蘭最主要的歌劇院公爵劇院毀于火災。在奧 地利大公瑪麗婭 ? 特蕾莎的資助下,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取代公爵劇院修建而 成。斯卡拉歌劇院由偉大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師朱塞佩 ? 皮爾馬利尼設計而成, 于 1778 年 8 月 3 日正式開放。開幕劇目為安東尼奧 ? 薩列里作曲、馬蒂亞 ? 韋拉齊撰寫腳本的歌劇《重建歐洲》。1812 年,隨著羅西尼的出現,斯卡 拉歌劇院逐漸成為意大利正歌劇的指定表演場所。
在過去的 200 多年中,斯卡拉歌劇院為世界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 里一年四季都有世界一流的演出,包括歌劇、芭蕾舞、音樂會等。米蘭斯卡 拉歌劇院是許多著名歌劇的首演場地。
許多在意大利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音樂家都與這座歌劇院的名字相 關聯。世界首屈一指的著名指揮家阿爾圖羅 ? 托斯卡尼尼、克勞迪奧 ? 阿巴多、 里卡爾多 ? 穆蒂、丹尼爾 ? 巴倫博伊姆、里卡多 ? 夏伊都曾任該劇院的藝術 總監。世界頂級藝術家威爾威廉?富特文格勒、馮?卡拉揚、瑪麗亞?卡拉斯、 瑪戈特 ? 芳婷、喬治 ? 利法爾都曾登上斯卡拉的舞臺。
日本新國立劇場是日本唯一專注于歌劇、芭蕾、舞蹈和戲劇等表演藝術 的國立劇院。自 1997 年開幕以來,日本新國立劇場在東京自有的場地和各 地的地方劇場呈現了多場世界級演出,已經成為日本文化生活中為民眾所熟 知和喜愛的一部分。
日本新國立劇場擁有歌劇場、中劇場和小劇場,每個劇場都有自己的特 色。劇院每年約舉行 300 場演出,接待包括海外游客在內的約二十萬人次觀 眾。日本新國立劇場活躍于劇目制作一線,演出內容包括獨立自制劇目和與 日本其它劇院及海外劇院聯合制作的劇目。
新國立劇場合唱團和芭蕾舞團常是日本新國立劇場的駐院藝術團體。 新國立劇場合唱團創立于 1998/1999 年演出季,不僅參演了劇院的大部分 歌劇制作,還出現在各大音樂廳和音樂節中。新國立劇場芭蕾舞團創立于 1997 年,是日本第一家常駐劇院的芭蕾舞團。
日本新國立劇場還參與面向高中生的“歌劇初體驗”教育普及項目,開 展兒童芭蕾舞體驗活動,舉行免費講座、座談會和研討會等。此外,日本新 國立劇場還設立了歌劇工作室、芭蕾舞學院和戲劇學院。
1968 年,阿卜杜勒 ? 哈利姆 ? 卡拉卡拉成立了阿拉伯世界第一個也是最 具知名度的專業舞蹈劇院。卡拉卡拉在繼承東方傳統美學的同時,兼收西方 多樣化的舞蹈流派元素,創造了一種被稱為“卡拉卡拉舞風”的原創藝術形式。
卡拉卡拉舞劇院的演出足跡遍及世界各地最著名的劇院、歌劇院和文化 之都,也在中東、北非和海灣國家的許多藝術節和演出場館登臺。與許多國 際知名的表演藝術先鋒保持著合作關系。舞劇院獲得了眾多著名獎項和總統 勛章,贏得了全球媒體的認可。卡拉卡拉創作了逾18部芭蕾作品和音樂劇。
卡拉卡拉舞劇院擁有自己的演出劇場和舞蹈學校,以鞏固和傳承自身豐 富的藝術傳統,并激勵年輕一代投身到藝術中。舞劇院還藏有過去 50 多年 來積累的舞蹈、音樂、服裝、傳統和阿拉伯文化遺產方面的寶貴檔案。
蘇丹國王卡布斯 ? 本 ? 賽義德于 2011 年主持建立了阿曼馬斯喀特皇家歌 劇院。八年來,歌劇院吸納新鮮血液,鼓勵更多國家的藝術家參與演出。同 時,劇院擴大演出涵蓋的流派和藝術形式,平均上座率持續上升至 94%。
歌劇院長期關注表演流派和藝術創新的多樣性,呈現來自阿拉伯世界、 中東以及五大洲 30 多個國家的高水準劇團的劇目。阿拉伯劇目占年度總演 出數的 30%。
歌劇院注重對于本土人才的培養。阿曼的軍樂團、阿曼皇家交響樂團及 其傳統的阿拉伯管弦樂團每年都會登臺演出,對表演藝術事業感興趣的年輕 阿曼人能夠在國內外接受藝術教育和培訓。
歌劇院每一季上演六部大型歌劇。近年來,歌劇院與世界頂級歌劇院合 作制作了多部歌劇,并自主制作原創劇目。今年 3 月,阿曼馬斯喀特皇家 歌劇院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八家劇院合作,首演了新一版的萊奧 ? 德利布的歌 劇——《拉克美》。
菲律賓文化中心是菲律賓首個以藝術展演為主要業務的機構。成立于 1969 年,40 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制作和呈現菲律賓乃至世界各地的音樂、舞蹈、 戲劇、視覺藝術作品,以及舉辦相關文學、電影和設計活動。中心旗下設有 九家常駐機構。
藝術教育部舉辦大師班、工作坊并且在提供在線教育資源。文化交流部 負責全國各個獲選城市的衛星場館建設。制作與展覽部積極推進劇場新技術 與新設計的實踐,在舞臺技藝與場地管理的專業化方面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文化內容部將中心提供的文化內容數字化,并設計交互式門戶網站。通過資 產開發項目,菲律賓文化中心準備對名下占地 60 公頃的資產進行再打造, 使其成為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文化和生態旅游地。
菲律賓文化中心是多個國際組織的承演,例如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 國際民俗節日和民間藝術理事會、世界舞蹈聯盟、國際戲劇研究所、亞洲劇 院聯盟、東盟文化信息委員會和東盟 - 韓國傳統音樂樂團等。
首爾藝術殿堂是韓國具有代表性的藝術綜合體,每年有近 200 萬觀眾到 訪。藝術殿堂位于首爾市南部,是韓國第一個跨領域的藝術中心和文化公園。 藝術殿堂總占地面積超過 234385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120951 平方米,自 1988 到 1993 年分三期對外開放。
藝術殿堂建筑風格華美,歌劇院就有三個獨立的劇場。歌劇院有 2340 個座位,可進行大型歌劇、芭蕾舞劇等表演。CJ 土月劇場是一座擁有 1004 個座位的中型劇場,集戲劇、小型歌劇、現代舞于一體。而自由小劇場最多 可容納 350 個座位,主要用于實驗性戲劇和前衛表演。
藝術殿堂音樂廳有 2523 個座位,是一個可供管弦樂隊演奏的大禮堂。 室內樂廳有 600 個座位,分為兩層。獨奏廳有 354 個座位,既可以獨奏也 可供室內管弦樂隊演出。藝術殿堂為擁有各種大、小型古典音樂廳而聞名。 藝術殿堂還設有書法藝術博物館、美術館、設計博物館以及戶外舞臺。
自建成以來,眾多流派的藝術家們都認為中心是獨特的創作場所。作為 一個世界級的機構,藝術殿堂在引領韓國文化進入新時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 用。藝術殿堂積極與外國藝術公司進行交流,舉辦吸引游客的各種活動,有 望躍升為全球領先的藝術中心
俄羅斯亞歷山德羅夫紅旗歌舞團是俄羅斯聯邦國防部的中央文化機構, 也是俄羅斯最大的軍樂隊。在官方最高級別的活動和儀式現場上,總有紅旗 歌舞團的身影。
歌舞團成立于 1928 年 10 月 12 日,在紅軍中央會堂進行了首次演出。 之后的幾十年里,紅旗歌舞團曾獲得法國唱片學會頒發的“金唱片”獎年度 最佳唱片獎(1961)、法國“世界之歌”唱片公司頒發的“金唱片”獎團 體歌曲獎(1964)、荷蘭 N.O.K 公司頒發的“金唱片”獎唱片發行獎(1974)、 世界青年聯歡節頒發的大獎(1949 于布達佩斯舉行,舞團獲獎)。歌舞團 還因表演舞蹈節目《邀舞》而獲得前蘇聯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頒發的 獎狀以及全蘇聯青年節授予的桂冠稱號(1973,女子舞團獲獎)。
紅旗歌舞團能夠演出兩千多部作品,包括民歌民族舞蹈、軍舞、圣樂以 及俄羅斯作曲家和外國作曲家的經典曲目等等。紅旗歌舞團團長兼藝術總監 是俄羅斯榮譽文化工作者根納季 ? 薩切紐克上校。
濱海藝術中心是新加坡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自 2002 年啟用以來,中 心舉辦了超過 4.1 萬場演出和活動,吸引了 2800 萬名常客和 9800 萬名游客。
中心旨在打造為全民服務的表演藝術中心,其演出策劃以“娛樂觀眾、 吸引觀眾、教育觀眾和激勵觀眾”的使命為指導。中心全年約有 3500 場藝 術表演和活動,涉及不同文化、語言和流派,囊括舞蹈、音樂、戲劇等不同 藝術形式。其中 70% 以上的演出和活動是免費開放的。
中心與本地、區域內及國際的藝術家緊密合作,開發藝術性能,拓展藝 術疆界,擴大觀眾群體。中心通過委托和制作面向國際的新加坡乃至亞洲作 品來支持和鼓勵藝術創作。中心還是新加坡未來技能培訓組織認可的培訓機 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系列課程,助力業界的技術發展與培養。
中心的最大亮點是配有 1600 個座位的音樂廳,音響效果極佳且可調節, 全球僅有五家音樂廳具備這樣的音響設備。中心設置有中心劇場以及三個小 型演出場地。此外,中心正在其熱鬧的濱水區邊建造一座新的劇場,該劇場 擁有至少 550 個座位,計劃于 2021 年啟用。
利賽歐歌劇院始建于 1847 年,位于蘭布拉大街,是西班牙的文化藝術 中心,也是巴塞羅那的象征。如今,歌劇院是一家公有機構,由加泰羅尼亞 自治區地方政府、巴塞羅那市、巴塞羅那省政府和文化體育部所有,并由利 塞歐歌劇院基金會管理,贊助委員會以及利塞歐歌劇院協會(原業主協會) 隸屬于基金會。
利賽歐歌劇院于 1847 年 4 月 4 日正式對外開放。歌劇院通過出售股份 募集資金,股東們成立了利賽歐歌劇院協會,亦稱業主協會。到了 20 世紀末, 劇院運營狀況堪憂。1980 年,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第一屆地方政府設立利塞 歐歌劇院聯盟并接管經營該劇院。
1994 年 1 月 31 日,一場大火摧毀了歌劇院禮堂和舞臺,并對加泰羅尼 亞社會造成了巨大影響,人們開始對利賽歐歌劇院的生存狀況表示擔憂。為 此,聯盟決定修繕劇院的標志性建筑,并建立新的法律框架,將劇院納入公 有。因此在 1994 年成立成立了利賽歐歌劇院基金會,而利賽歐歌劇院協會 也于 1997 年將產權移交給了政府當局。
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基金會由西班牙國王和王后主持,由教育、文化和體 育部以及馬德里自治區政府(馬德里地方政府)支持,這兩個公共行政機構 也參與了基金會的創立。基金會由 31 名受托人組成的董事會管理。董事會 根據教育、文化及體育部的建議,選舉董事長及執行委員會委員。基金會是 一個公共實體,民間社會在其治理和贊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馬德里皇家歌劇院的目標是為世界各地最有才華的歌手、指揮家和舞臺 導演打造舞臺。歌劇院將藝術使命貫穿始終,在節目策劃上結合古今,追求 卓越,以期吸引各年齡段不同喜好的觀眾走進劇院,尤其注重向年輕人和兒 童普及歌劇。除此之外,馬德里皇家歌劇院還擁有優秀的主合唱團和管弦樂 團,最先進的技術,以及在歌劇院乃至世界各地舞臺上演出的大量精品制作, 這一切奠定了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在西班牙和國際上的地位。
作為最重要的國家文化機構之一,馬德里皇家歌劇院遵循自治性、永久 性和專業性的管理風格。
泰國曼谷歌劇院是東盟中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歌劇院,目前迎來了它 第十八個演出季。此次,歌劇院將呈獻一系列著名經典劇目、創新歌劇作品、 當代歌劇作品,和許多亞洲作曲家歌劇作品的世界首演。
藝術總監桑姆托 ? 蘇恰里庫在 2001 年創立了曼谷歌劇基金會這家非盈 利組織,旨在打造一家獨具特色的亞洲歌劇院。劇院常常給西方傳統歌劇加 入一些本地化元素。劇院現已制作了六十一部歌劇作品。國際頂尖藝術家們 常與泰國最出色的表演家強強聯合,為觀眾帶來精彩絕倫的演出。
泰國曼谷歌劇院從上個演出季開始實行一項計劃,將在五年內表演完普 契尼的主要歌劇作品。歌劇院還有一個名為“達斯嘉提”的長期項目,將經 典故事《十世佛陀》改編成十部音樂戲劇,現已完成七部。泰國曼谷歌劇院 亦推出教育項目,例如組建青少年管弦樂隊暹羅小交響樂隊。
巴比肯中心是世界一流的藝術與教育中心,推動了包括舞蹈、電影、音 樂、戲劇和視覺藝術在內的所有主要藝術形式的發展。創意學習項目是巴比 肯中心的重要支撐。
該中心于 1982 年開業,建筑頗有特色,擁有巴比肯音樂廳、巴比肯劇院、 畢特劇院、三家電影院、巴比肯藝術畫廊、曲線畫廊、公共空間、圖書館、 湖畔平臺、溫室花園、會議設施和三家餐廳。倫敦金融城政府是巴比肯中心 的創始方及主要投資方。
該中心是眾多樂團的駐地,其中常駐交響樂團為倫敦交響樂團,合作交 響樂團為英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合作樂團為英國古樂學會樂團和布里頓交 響樂團等。
該中心通過與杰出的藝術家合作,讓觀眾有機會體驗著名劇團和藝術家 的杰出作品。中心宏偉的文化合作版圖也為東倫敦八個行政區的年輕人提供 了很好的創作機會。
英國皇家歌劇院擁有兩家世界頂尖的藝術團體——英國皇家歌劇團和英 國皇家芭蕾舞團,在全英乃至全球促進歌劇和芭蕾事業的良性發展中有著不 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劇院不僅注重經典杰作的新詮釋,更全力創作新作品, 重視優秀人才培養和創新理念的發展,并大力投資劇院建設。
培養新受眾是英國皇家歌劇院的重點工作之一。為培養和發展觀眾,歌 劇院不僅創新營銷手段,還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擴大影響。對于歌劇團和 芭蕾舞團來說,新作品一直是演出策劃的核心。在過去的 15 年里,他們演 出了超過 35 部新作品,并計劃委約優秀的作曲家們創作更多新作品。
英國皇家歌劇院已有非常成功的青年藝術家項目,支持世界各地的才華 橫溢的年輕歌唱演員的事業起步。英國皇家歌劇院的學習和參與項目日益增 多,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受益于此。英國皇家歌劇院的拍攝和傳播團隊為演 出在多類媒介上的傳播提供支持。每個演出季都會有 14 部劇目在全球影院 放映。夏季,演出還會在公園等地的戶外大屏上免費放映。此外,在電視、 廣播和互聯網上都能欣賞到皇家歌劇院的演出。
自 1891 年開幕以來,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一直被視為國際樂壇的卓越標 桿,因而成為世界上杰出藝術家們的向往之地。多年來,各個音樂流派代表 藝術家們的常年登臺令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異彩紛呈。
如今,卡內基音樂廳每個樂季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演出。音樂廳擁有三 大表演場地:著名的斯特恩禮堂 / 佩雷爾曼舞臺擁有 2804 個坐席,精巧的 威爾演奏廳擁有 268 個座席,創新的贊克爾廳擁有 599 個座席。演出包括 著名藝術家和作曲家的系列音樂會,與紐約市主要文化機構合作的城市節日 慶典,以及管弦樂演出、室內音樂會、新音樂演出、獨奏或獨唱音樂會,以 及爵士樂、世界音樂和流行音樂的頂級演出。
每個樂季,全球觀眾都能通過“卡內基音樂廳現場”廣播以及數字化放 送系列節目欣賞到多場音樂會,亦有精選音樂通過 Medici.tv 網站進行網絡 播放。除了卡內基音樂廳自身策劃的演出外,這里每年還舉辦 500 多場獨立 制作的活動。
除了上述的演出活動,卡內基音樂廳威爾音樂學院也打造眾多音樂教育 和其它富有社會影響力的項目,每年為紐約地區、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 60 多萬人提供服務。除了上述的演出活動,卡內基音樂廳威爾音樂學院也打造眾多音樂教育和其它富有社會影響力的項目,每年為紐約地區、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60多萬人提供服務。
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于 1971 年正式開幕,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林 肯紀念堂附近的波托馬克河河畔。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1958 年,時任美國 總統艾森豪威爾簽署兩黨法案創建國家文化中心。為了紀念艾森豪威爾為該 機構建立打下的基礎,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其中一個劇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從成立之初,肯尼迪表演中心就代表著一種獨特的公私合作模式。作為 美國對肯尼迪總統的特別紀念,該中心每年獲得聯邦資金,用于建筑維護和 日常運營。然而,該中心的藝術項目和教育計劃幾乎全部依靠門票銷售、個 人及公司捐助和私人基金會支持。
在肯尼迪總統理想、希望和賦權思想的指導下,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將 繼續推陳出新,推動藝術發展,邀請公眾走進藝術家和藝術理念,參與國家 的公民和文化生活。
大都會歌劇院是世界各地最具創造力和才華的歌手、指揮家、作曲家、 音樂家、舞臺導演、設計師、視覺藝術家、編舞家和舞者的藝術家園。
自 2006 年夏天以來,皮特 ? 蓋博出任大都會的總經理,在他的領導下 劇院大幅增加新作數量,提升歌劇標準;與此同時,劇院還推出一系列舉措 以擴大國際影響力,并且定期把現代杰出劇作和經典之作搬上舞臺,讓它們 重煥生機。
大都會歌劇院成立于 1883 年,最初由一群富商建于百老匯大道和第 39 街的交匯處。1931 年圣誕節期間 , 大都會首次在電視臺播出完整歌劇《漢薩 爾和格雷特爾》。1977 年,劇院開始定期播放系列作品。1995 年推出了實 時翻譯系統“大都會字幕”,屏幕安裝在每排座椅的背面。
每個演出季,大都會歌劇院在紐約都會舉辦 220 余場歌劇表演,超過 70 萬人次前往歌劇院觀看演出。此外,還有數百萬人通過電臺廣播、新媒 體和最先進的技術,體驗大都會帶來的震撼。2006 年,大都會歌劇院推出 了一個開創性的委托創作項目,為知名作曲家和劇作家提供了創作機會。
天津茱莉亞學院將提供由紐約茱莉亞學院頒發的音樂碩士學位,由此將 成為中國首個頒發美國認證的音樂碩士學位的藝術機構,并開設管弦樂表演、 室內樂表演、鋼琴藝術指導等三個專業的研究生課程。同時,天津茱莉亞學 院還將面向 8-18 歲青少年音樂學習者開設茱莉亞享譽世界的大學預科項目。 此外,天津茱莉亞學院還將推出成人教育、樂器演奏等課程項目。借助自有 的三處表演空間,天津茱莉亞學院還將面向社會公眾舉行高品質公開演出。
茱莉亞學院堅持其百年傳統,以向全世界具有天賦的音樂家提供最高水 準的藝術教育為己任,讓他們釋放最大潛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領導者及世 界公民。天津茱莉亞學院的根本使命是培養新一代的音樂家,使他們將學習 到的教育理念傳播到中國、東亞及全世界的藝術生活之中。為此,我們所致 力培養的不僅是全面發展的音樂家,更是充滿樂觀及創造精神并在各領域成 為未來引領者的青年人。
歐洲歌劇聯盟是歐洲領先的服務于專業歌劇團體和歌劇節的機構。為來 自 44 個不同國家的 200 多家會員團體提供服務。聯盟總部設在布魯塞爾, 是一個符合比利時法律規定的非營利性文化組織。機構理事會由 18 名會員 組成,理事會會員從普通會員中選出,任期 3 年。由一名執行總監、一名總 經理以及一支 7 人團隊負責管理組織和響應會員需求。
會員費由全體大會決定,目前的會員費是每年 2700 歐元,10 年來一直 保持穩定。會員費涵蓋各種線上和線下服務。對于沒有固定駐扎劇院的團體、 獨立制作人和劇團,歐洲歌劇聯盟提供了三種費率、服務各不相同的額外會員計劃。
聯盟舉辦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包括年度會議、專家論壇等。同時,聯盟 推出“歌劇視角”在線播放平臺,每年由來自 18 個國家的 29 個合作伙伴 提供播放資源。
除了上述歌劇宣傳倡議,歐洲歌劇聯盟還在專業工具方面進行投入,旨 在加強成員的專業能力。
拉丁美洲歌劇聯盟是一個非盈利組織,旨在將伊比利亞美洲的歌劇院聯 合起來,在拉丁美洲發展并推廣抒情藝術。聯盟依照智利法律于 2017 年 7 月成立,總部位于智利圣地亞哥,擁有超過 25 名成員,分別來自 11 個拉 丁美洲國家和西班牙語國家,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 黎加、厄瓜多爾、西班牙、美國、墨西哥、秘魯和烏拉圭的機構。每年召開 會議,討論新的重點和目標。
拉丁美洲歌劇聯盟通過建立交流互助網絡來為歌劇界和古典藝術領域的 聯盟成員和經紀機構(歌手、新秀、導演、技術人員)提供支持。聯盟定期 舉辦年會和專題研討會,促進成員的銷售、租賃和合作,加強聯盟不同成員間的聯系。